第182章 这和尚死的真冤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182章 这和尚死的真冤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2章 这和尚死的真冤

  听得安维轩将诗念完,金廷皇帝完颜亶又不禁叫了声好,同时也不免有些心惊,书中言汉朝曹子建七步成诗,眼下瞧这安维轩大有比肩之势,前后相隔不过半刻钟的时间就有一首新作出口。

  第一首虽看似放浪不羁略显颓废,却不失为一首佳作,这第二首虽略显平淡,却也切题的很,特别其是后面的昨日、今日、明日歌三篇,立意用意更是极好,很是激人奋发向上。

  去岁和今岁,有安维轩的诗词传到金国,自己读了立时爱不释手,对此人自是有了许多印像。

  今岁萧秉温出使宋国,说此人不仅诗词之才了得更旁通戏剧曲乐,更带回了乐谱都教坊的伶人演唱,令自己对此人更感兴趣,才命人写信与南朝,教此人来大金走上一遭的。

  昨日,听闻宋使到了,这安维轩正是其一,当下心中生出了些许的恶趣味,将之召来一是想考校一下此人的诗才,二来若此人诗才一般不经考校的话,也好教南国出些丑,免得南国再自夸文教昌盛。

  却没想到这安维轩有如文曲星附体一般,谈笑间挥洒自如,五篇佳作立等而就,这着实令自己吃了一惊。

  不过才五首,教他接着作!

  完颜亶本来就是带着恶趣味来的,眼下见安维轩这般游刃有余,心中恶趣味不免又加剧了几分:“诸位爱卿,有谁能难倒安副使的,朕重重有赏!”

  听言,安维轩不禁暗呼一声糟糕。

  而完颜亶话音落下,心中立时便后悔了,自己这般说话明显是替这南蛮扬名,也教南朝跟着占了便宜,实在是不划算的很。

  此刻不止是完颜亶,连同殿中的一众金国臣子也觉察到皇帝意气用事失言了,纷纷闭上嘴不再出题。

  见一众金国臣子住了口,正有几分得意的安维轩立时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。

  思虑片刻,虽说没弄清其中原委,但安维轩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,顺势借向完颜亶讨饶道:“大金皇帝陛下,小使江郎才尽,实是再做不得诗词了,愿意自罚十杯……”

  侍候在完颜亶身边是个髡发脑后留着两个小辫的女真人,很是时候的说道:“陛下,江南的安副使认输了!”

  “认输便要认罚!”金主完颜亶顺势道。

  “小使遵命!”安维轩应道,随即自斟自饮,一气猛灌了十数杯,装做不胜酒力之态。

  “朕怜其才,赐貂裘一氅!”显然,完颜亶在安维轩的表现很是满意,又觉得安维轩接连作诗五首应给予赏赐。

  “小使谢陛下赏赐……”安维轩摇摇晃晃起身向丹陛之上拜道。

  完颜亶摆了摆手,与内侍吩咐道:“宋使不胜酒力,将他送回去罢!”

  那召安维轩来的刘中官忙又召了个于宫内服侍的侍从,一左连扶带架安维轩,将安维轩扶到宫门外,将安维轩塞到车上,那刘中官也跟着上了车,与那赶车的车夫说了句女真话,向驿馆驶去。

  上了车,安维轩不再装醉,坐起身来。美女窝“这位副使大人果然是个机灵人!”见得安维轩坐起,那那送自己归家的刘中官笑道。

  安维轩不置可否,听这刘中官的口音有几分耳熟,虽夹杂许多北音,但细听起来与自家乡音有那么几分相似,遂换了成家家乡语调问道:“听中贵人的口音,像是江南姑苏一带的人?”

  “咱家是苏州府常熟人。”听得安维轩操着一口吴县口间,那刘姓中官的面上立时现出亲切感,也不隐瞒什么,说道:“咱家小时候家里贫困,为了能吃口饱饭,被家人净了身送进大宋皇宫,不想没过几年大宋亡了,咱家就被带到了金国,侍俸起金国皇帝。”

  “原来中贵人是与安某是同乡,安某是吴县人!”安维轩说道。

  听言,那刘姓中官眼神忽的亮了起来,向安维轩说道:“咱家有件事想拜托安副使!”

  安维轩应道:“只要不悖于大宋,安某是可以答应中贵人的。”

  叹了口气,刘中官缓缓说道:“咱家姓刘,名六斤,常熟刘塘人氏,安副使明岁回国,能否帮咱家寻找下家人,若能寻到我刘家子侄后辈,还望安副照看一二。”

  “既然中贵人相托,安某当尽力而为,但当年金人肆虐江左,能不能寻到便要看缘份了!”安维轩说道,随即又很是好奇的问道:“今日进了金国宫殿,见到于殿中服侍的中官俱都是年老体迈者,未曾见有年少及青壮者?”

  那刘中官解释道:“大金国皇宫原本便没有宦官,直到攻灭辽宋两国,才将两国的宦官迁入使用,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,原来辽宋两国的内侍老的老死的死,只留我等不到十多个人了,而金国大内又不收了阉割之人做为内侍,待咱家这些人终老之后,大金国的宫殿便不会再有像咱家这样的残废之人效力了。”

  这个听闻倒是令安维轩觉的意外,又有些不解:“方才安某观于金国皇帝陛下近前服侍的,也不是内侍么?”

  刘中官说道:“那人是陛下身边的亲信,寝殿应答小吏大兴国,专事服侍皇陛下的。”

  “难不成,金国皇帝不信任中贵人?”安维轩有些惊讶。

  未做应答,刘中官接着提醒道:“再过些时日便是正旦与上元节了,不过安大人要小心,不要教属下挂什么红笼、花灯之类的灯具以为游戏,免得招来杀身之祸。”

  “挂灯笼引来杀身之祸?”这个说词令安维轩吃了一惊,又看刘中官面上表情很是认真,不像是在说笑。

  “不错!”刘中官点头,接着说出许多年前的一桩旧事:“女真人不知我汉人有新年、上元、中秋等节日,更知不道我汉人春节、上元有放花灯的习俗,天会年间,开封大相国寺有位僧人被金人掳到上宁府,上元节时,那僧人按我大宋的风俗,以长竿挑起一盏花灯,耍弄玩乐引以为戏。

  结果被太宗皇帝看到了,以为是天上的星星,我等内侍与太宗皇帝解释这是上元节的风俗,但太宗皇帝依旧不信,仍然怀疑是有人啸聚为乱,要以此灯为信号,最后下令命侍卫杀了那僧人,就因此事,现下会宁府汉人虽多,但从不过上元节,更没人敢在上元节放灯,所以要提点安副使一声,免得引来祸事。”

  这和尚死的真冤,安维轩不禁想道。

  不等安维轩说话,那刘中官继续说道:“这两年皇上脾气越发暴躁,醉酒后常恣意妄为,去岁四月陛下酒醉后,将户部尚书完颜宗礼杀了,六月又有几位出身燕地的汉人官员也被杀了,这几年被陛下打死的内侍宫女更是不在少数,连那很得陛下信任的寝殿小吏大兴国也常被鞭挞,所以我等这些做奴婢的,服侍在天子身边的,每日里过的很是提心吊胆的。”

  说到这里,刘中官担醒道:“陛下吃酒后,安维轩你要更加仔细了。”

  谢过刘中官的好意,安维轩开始努力回忙自己上一世的记忆,这完颜亶是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皇帝,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,好像就是历史上的那位被弑杀的金熙宗,按时间计算下来,应该就是这两年事。

  安维轩还依稀记得,杀完颜亶的是金国的第四个皇帝,好像后来也被别人杀掉了,连皇帝的尊号都被取消了,只被称为海陵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