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 大兴国很是担心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368章 大兴国很是担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8章 大兴国很是担心

  “心中烦恼,怎么能睡得安稳……”

  听得安维轩问话,大兴国微怔转而长叹了一声,形状很是忧心忡忡。

  听言,安维轩只劝道:“人生苦短,当及时行乐才是,喝得醉了一觉睡去,哪里还会记得烦恼忧愁。”

  正在忧愁间,大兴国想起桩旧事,只说道:“安正使面目俊朗,惯会吟风弄月,大某可听说安正使回南国的消息传到会宁府的伎家,只教那些倡家姐儿很是不舍,失魂落魄了一番。”

  对此,安维轩很是无语,自己在金国这一年多安份守己的很,似乎夜宿伎家只有两次,怎弄得恁大的声名。

  就在安维轩不知如何应话之际,大兴国的语气又是一转,叹道:“大某之所以睡不着,还是与陛下有……”

  说到一半,大兴国攸然闭口不在言语。

  “何意?”安维轩试着问道,也跟着闭上了嘴巴。

  突然安维轩也意识到,这毕竟是金国的国事机密,自己一个宋人是没资格打探与知道的,况且现下还有许多人在场,实不是说话的地方。

  就在这时,只见得柱三走在前面,身后随着郑昆、郑保二人,三人每人手里俱捧着件事物。

  大兴国手下的随从也一并行了来,手中捧着件上好的皮草还有两个木匣。

  走到近前,柱三禀道:“官人,您之前为留守老大人准备的礼品,小的给您带来了!”

  “打开!”安维轩点了点头。

  随在安维轩身边的周三口中应了声是,上前打开柱三手中的木匣,只见一壶六杯,一套精美的琉璃酒器出现在众人面前,只引得席间金国使节一阵惊叹,毕竟随来的宋使都逛过朝天门内的琉璃铺,又去看过钱塘门内的花榜试院,那可比这奢华多了。

  紧接着,周三又打开郑昆手中的木匣,只见是一件镶有银镜的首饰盒,首饰盒中摆放着用琉璃制成的凤钗、项链、耳坠、手镯等妇人饰品随后郑宝手中的木匣也被打了开来,里面是套用琉璃制成的文房用物,琉璃砚台、笔架、笔挂、镇纸、笔筒、笔洗、丞注、水注等物。

  看到呈在眼前流光溢彩的礼品,只教大兴国眼前一亮,不由自主的起了身走到镶有银镜的首饰盒前,对着自己映了映,只见得里面出现了一张面孔,只将大兴国吓了一跳,身形更是接连退了数步,一脸的惶恐。

  “这是何物,怎么里面带出来个人?”稳住身形,大兴国惊慌道。

  见得大兴国惊慌,安维轩上前说道:“留守大人莫慌,此为银镜,为妇人妆扮时不可或缺之物,安某是送与嫂夫人的。”

  说话的同时,安维轩立在银镜前映出自己的影子,才教大兴国安下心来,再次走到镜前映了映自己才笑了起来,叹问道:“此物比铜镜不知清晰多少,不知又是如何制成的?”

  安维轩说道:“此镜是将银粉漆于琉璃板上制成,只是制作起来颇为困难,故而……”

  显然,安维轩是有意不将话说全的,意思是这镜子极贵。

  大兴国心中会意,忙推辞道:“安正使,你何需每次相见这般客气,弄得大某都不知如何是好了,快快将这些贵重的物事拿将回去……”

  安维轩只摇头道:“临安至上京会宁府,往返足有万里之遥,留守大人还教我将这些物事带将回去么?”

  “不行,不行,如此贵重之物岂是人臣当享用的。”

  大兴国眼也不眨的盯着面前的三个礼盒,特别是那面镜子,连连摆手:“安正使快些将这些事物进献给我大金国皇帝陛下、皇后娘妨,还有宫中诸位嫔妃,这等华美物事绝不是当臣子该拥有的。”

  安维轩笑着说道:“留守大人尽管放心收下使用便是,今岁大金使节使南朝入贺,我献与大金国皇帝陛下的银镜是这面银镜的数倍之大,陛下、太后、皇后与嫔妃娘娘们俱有……”搜读电子书抛开价值不说,大兴国也很喜欢这三样礼物,又听安维轩教自己放心,转而笑道:“既然如此,那大某便收下了。”

  说话间,大兴国看着方才一并进来的随从,有些不好意思起来,“安大人也知道,北国物产不丰,大某能拿得出走的惟有些北珠、金银、鹿茸、人参皮草,而安大人手中的彩珠不比知北珠要好上多少,安大人也不缺金银,大某也能送些鹿茸人参皮草以表寸心了。”

  “以礼物厚薄论交情,岂是君子乎?”安维轩只是将手一挥。

  听了这话,大兴国很是高兴:“安大人所说极是,我二人的交情,又岂是以财物来衡量的。”

  “还有两件礼物,你也去拿出来。”安维轩与柱三吩咐道,接着又向大兴国说道:“我在会宁府时,曾听闻汴京是为行台尚书所节制,行台尚书省有左右丞相各一位,所以我这里有两件礼物要请留守大人代为转交。”

  那边柱三应话离去,大兴国眉头微挑,犹豫片刻放低了声音说道:“不瞒安正使说,现下汴京行台尚书省止有丞相一人……”

  “如此说来,留守大人高升在即。”安维轩忙拱手:“那安某提前恭喜留守大人高升了!”

  大兴国听言后,连忙摆手道:“安大人多想了,大某再得陛下宠信,也不可能一步升天,虽说行台尚书省受尚书省节制,但仍然是一品或是从一品大员才能担任的,大某一个幸进的二品紫金光禄大夫是万万奢望不上的,哪怕这行台尚书省的丞相只是个流放的闲职。”

  前文书中曾说过,金人设于开封的行台尚书省,只是受尚书省节制的一个分支机构,当初设立于是为了管理几路的事务,以便与南宋交战时便于管理。宋金议和后,这个行台尚书省便成了安置贬官的地方,之前的完颜亮贬谪时,便是担任的此职。

  感觉情况有些不对,安维轩试着说道:“按理来说,只有接任之后御任的官员才能离职……”

  “这正是大某担心的地方,也是这些时日来大某辗转反侧,夜不能虑的地方。”听得安维轩言,大兴国一脸的忧色。

  安维轩压底了声音说道:“事干大金国国事机密,留守大人还是不与安某提起才好。”

  摆了摆手,大兴国的声音不大:“其实,大某听说安大人担任此次宋国出使我大金的正使,大某便盼着安大人前来,更盼望安大人能在陛下面前劝谏,大某看得出来,陛下很是看中安大人,甚至有将安大人留在金国为官的想法。”

  “安某何德何能……”安维轩苦笑。

  此时,大兴国面上尽是郑重之色,安维轩说到嘴边的话头生生给压了下去。

  停顿片刻,大兴国认真的说道:“去岁出使宋国时,大某与安正使也说起过,陛下查出谋逆大案,对宗室大开杀戒,太宗皇帝一系子孙七十余口被杀绝,秦国王一系子孙三十余口也被杀绝了血脉,仅这两去被杀掉的宗室子孙就超过了一百人,其后陛下仍未住手,又因此案株连其他宗室,先后杀了五十多人……”

  前文书说过,完颜亮为了坐稳皇位,指使萧裕借另一名名为萧玉的臣子口中自服诬,诬陷篡位功臣完颜秉德造反,株连金太宗完颜旻子孙,与秦国王完颜宗翰子孙,前后株连一百五十多人。金太宗被杀了绝嗣,完颜宗翰子孙也杀的差不多了。

  完颜秉德若知如此,绝不会相助完颜亮弑君篡位。做为完颜宗翰的孙子,完颜秉德生生将自己一家拖入深渊。

  之所以说完颜宗翰的子孙被杀的差不多了,而没有被杀绝,是因为完颜秉德的弟弟斜哥躲过一劫,甚至在金史上,更还立有斜哥传,其中清楚的记载大定初年,除斜哥刑部侍郎。而大定则是完颜亮之后,金世宗完颜乌禄也唤做完颜雍的年号。

  绍兴三十年,完颜亮攻宋于采石矶大败,移至扬州准备于瓜洲渡江,后遇兵变被弑于军中,再之后完颜乌禄即位,什么脏水都往完颜亮身上泼,所以完颜宗翰的子孙被完颜亮杀绝了,也就传了下来。

  顺便说一句,后世本时空两千年以后的某年某日,哈尔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广场上,“金太祖、金秦王青铜雕像同时落成”,便是完颜宗翰的一位姓“粘”的后世子孙出资……

  后世百家姓中有“粘”姓,而这个“粘”姓,就被认为是完颜宗翰女真名粘罕,后人为了避祸而改出的姓。

  此时的大兴国忧心忡忡,叹气道:“皇统八到九年,东昏王金熙宗完颜亶死后完颜亮给的贬称嗜酒如命每日滥杀,我等俱都活和胆颤心惊,而如今当今圣上之举,丝毫不逊东昏王……”

  尽管大兴国说的隐晦,安维轩也知道大兴国在担心,完颜亮这般嗜杀怕有一日会蹈金熙宗完颜亶的覆辙。

  安维轩劝道:“留守大人不必担心,当今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己,李唐太宗皇帝犹有玄武门之变,不依旧是为圣君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